为什么说苏轼的"定风波"里可以看出他想要归隐的思想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1 04:44:32
说得详细些!

定风波

作者:苏轼

(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)
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。谁怕!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全部注释

1.芒鞋:草鞋。

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,作于元丰五年(1082)谪居黄州时。

据《东坡志林》卷一记载:"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,亦曰螺蛳店。予买田其间,因往相田得疾……"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、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。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。但苏轼不提病事,而直写胸襟。

"莫听"、"何妨"、"谁怕"、"任平生"是关键词,写出独立人格精神。而风雨则暗喻生活中的一切苦难。

鉴赏:
手提竹杖,脚穿芒鞋,走起路来轻得胜过马.有什么好怕的呢?即使是在一片烟雨中,也不妨穿着一身蓑衣任性随情地过一生.作者以烟雨暗喻仕途恶劣,但他却依旧逍遥自得,坦荡闲散,丝毫不在乎环境的艰苦.即使披着蓑衣在烟雨中度过一生,也是心甘情愿.由此表达了企图归隐之意.